近年来,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,获取数据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和畅通。与此同时,数据大河里夹杂的私人信息难辨不清,许多不法分子趁此浑水摸鱼,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为己商用。近日,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就审查了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。
2015年至2017年,犯罪嫌疑人方某在互联网上向他人购买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,利用微信聊天群发布售卖广告,从而向他人出售信息牟取利益。在这一过程中,方某共买卖信息数十万条,获利近15万元,他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2017年8月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对其依法批准逮捕。后检察官在办理方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发现重要线索:一名叫付某的男子曾多次向其购买公民个人信息。
犯罪嫌疑人付某原本是一个80后企业家,在2000年,他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闯劲,只身来到上海打拼。经过十几年的奋斗,他成为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金融公司的执行董事。然而站上人生巅峰的他并没有停下追逐利益的脚步,为了拓展公司业务,付某一再踏入法律的禁区。
付某是前案罪犯方某的重要客户之一,他也不仅仅从方某手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,更在网上发掘了多个个人信息的购买渠道。付某到案后交代,他的名下拥有一个总公司和数个分公司,主要业务是通过电话销售的形式寻找客户办理贷款或大额信用卡。从2015年开始,作为公司的负责人,付某从网上和微信上购买了数十万条公民个人信息。这些信息包括公民的身份信息、财产信息、征信信息、通讯地址等等,根据类型的不同,这些信息的价格也各异,为此他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4万多元。
经审查,2015年至2018年初,犯罪嫌疑人付某通过QQ、微信等形式向他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用于拓展自身业务,涉案信息数量多达七十万条,他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日前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批准逮捕。